不忘初心使命 勇于拼搏进取
奋力谱写西乌旗现代化发展新篇章
中共西乌珠穆沁旗旗委书记 蒙根飒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是新时代共产党人踏上新的赶考之路的政治宣言,也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行动指南。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西乌旗各级各部门最大的政治任务就是把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贯彻好、结合实际落实好,旗委带头、各级党组织同步,把学习贯彻“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学习教育和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自治区党委十届十四次全会精神结合起来,深刻领悟其中的精神实质,全面、系统、准确掌握“九个必须”所蕴含的治国理政、管党治党的精髓要义,继承和发扬伟大建党精神,努力在新征程上传承红色基因、践行初心使命,奋力谱写西乌旗现代化发展新篇章。
一是聚焦生态环境保护持续发力,全面谱写生态文明新篇章。坚持不懈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美丽西乌建设,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以实际行动践行绿色发展。持续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严格落实草畜平衡和禁牧休牧制度,坚持少养精养优养,组织实施退化放牧场、打草场、沙化草地管理和修复治理。大力实施重点区域生态保护修复、乌珠穆沁沙地治理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全面推行林草长制。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持久战。深入推进污染源治理,深入开展“散乱污”工业企业综合整治,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提高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覆盖率,加强未利用地土壤污染环境管理。持续推进绿色矿山建设。确保到2023年底前,全旗矿山基本实现绿色矿山建设,域内矿山步入绿色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2025年底前,全部矿山达到国家或自治区绿色矿山建设标准,不符合绿色矿山建设标准的矿山企业依法逐步退出市场。持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强化城市空间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整体管控和精细化管理。严格落实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
二是坚持绿色发展导向,努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始终坚持高质量发展要求,围绕“两个屏障”“两个基地”和“一个桥头堡”的战略定位,深入推进“生态立旗、产业强旗、科技兴旗、开放活旗”战略。
立足打造“自治区牧区现代化发展引领旗”目标,重点推进饲草料储备项目、病死畜无害化处理厂建设项目、“智慧牧场”示范户建设项目、农业产业强镇等项目,推进牧区现代化发展。着力构建肉牛繁育、育肥、精深加工、品牌化销售全产业链,重点实施现代肉牛核心育种基地及万头肉牛生态牧场示范项目;持续在乌珠穆沁肉羊提纯复壮、品牌营销,舍饲育肥、多季出栏上下功夫。依托“中国白马之乡”金字招牌,推进蒙古马保护、马奶产品加工、马产业与文化旅游业融合发展。围绕奶业振兴项目,不断推进民族奶食品加工企业特色化、品牌化发展。全面加强牧业防灾减灾、动物防疫、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
立足打造“草原绿色高端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目标,紧扣内蒙古自治区“农畜产品主产区”和“生态功能区”两个战略定位,按照特色化、专业化、全产业链思路,发挥龙头企业引领支撑作用,大力发展畜产品精深加工业,充分利用好乳、肉、绒、脏、骨、血等畜产品资源,升级延伸生熟肉类、生物医药、保健食品、高端乳制品等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构建产供销一体化产业体系,形成具有区域影响力的草原肉食品产业集群。
立足打造“自治区煤电冶加清洁生产循环利用基地”目标,扎实开展工业提质攻坚行动,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在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上做文章。加快“煤-电-固废综合利用”产业发展,提高粉煤灰、脱硫石膏和矿渣综合利用水平。推动重点用能企业能效改造提升,鼓励电厂应用高效褐煤提水和超净排放技术,引导企业发展分布式光伏电站和建筑一体化光伏电站,实现清洁能源自发自用、就地消纳。推进白音华高精铝板带及自备电厂项目按时序运行,继续延伸“煤-电-铝-铝后精深加工”产业链条。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制定完善能耗双控应急预案,为碳中和目标奠定基础。
立足打造“国家清洁能源输出电源基地”目标,进一步推动白音华坑口电厂、华电白音华金山二期电厂项目落地建设,提高煤炭就地转化率,建设国家重要煤炭供应保障基地和清洁能源输出基地。积极谋划并争取清洁能源外送通道及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配套坑口电厂建设、白音华工业园区增量配电网及微电网建设项目和输电线路改造项目,确保实现“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
立足打造“自治区草原全域旅游示范旗”目标,大力实施“旅游+”战略,发展康养旅游、草原文化、生态体验、工业观光等新业态新模式,结合脑干宝力格最美乡村、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打造一条深度体验旅游线路。立足城镇后花园发展定位,倾力打造集生态环境保育、绿色农业示范、生态休闲旅游为一体的田园牧歌综合体项目。支持文创产品设计制作和非遗工坊建设,带动牧民增收。
立足打造“内蒙古向北开放桥头堡战略通道”目标,认真落实国家、自治区和全盟战略部署,积极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深度融入京津冀、环渤海、东北振兴区域发展,形成多选择、多途径、多元化的对外开放新格局。扎实推进白音华物流集疏中心、巴珠四期铁路建设,积极谋划白珠铁路建设。
三是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加速城乡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精细化管理。坚持把做好“三牧”工作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严格落实“四个不摘”政策,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牧区振兴有效衔接,认真研究产业、人才、生态、文化、组织“五大振兴”指标体系,把振兴的方向、措施、目标、任务谋细谋实,大力推进乡村牧区建设行动,不断提升牧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面开展牧区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各项工作。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建设公共实训基地,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完善和充实创业就业发展资金,不断增强中小企业吸纳就业的能力。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持续推进公办幼儿园建设,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工作。完善卫生健康体系,深化综合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扎实推进蒙医药振兴行动。推进社会保障提质扩面,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加大弱势群体帮扶救助力度。加强文化引领,着力加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化建设,加快乌兰牧骑事业发展。推进全民健身场馆建设,打造一批群众参与广泛的全民健身活动。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坚决履行好巩固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安宁的重大政治责任。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进一步织密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网络,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依法打击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和集中整治工作,不断提高本质安全水平。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全面提升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水平。
四是加强党的建设,深入推进全面从严管党治党。持之以恒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足“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持从政治上看问题、抓工作,切实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广泛开展“四史”宣传教育,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人心。优选配强干部队伍,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统筹规划,完善政治素质考察办法,注重在重大斗争一线考察识别干部。突出政治功能和组织力,认真落实自治区“五化协同、大抓基层”工作要求,着力抓好基层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坚持严惩腐败和严密制度、严格要求、严肃教育紧密结合,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持续推动管党治党从严从实,打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持续加强旗委自身建设,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不断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水平。支持和保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巩固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编制实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发展规划,努力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