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西乌珠穆沁旗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找准找实思想政治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切入点,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组织工作全过程、各方面,教育引导全旗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坚定自觉做到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一、聚焦“培根铸魂”,构建全员化、常态化教育培训机制。开展全员化培训,大力实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培训工程”,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作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和必修课,纳入年度教育培训计划,采取专题培训、专家讲座、网络学习、入户宣传等方式,突出针对性,精准分类施教,对全旗各级领导干部、各领域党员、教育工作者、党员中心户、“两代表一委员”、青少年、群众开展专题培训。全旗各领域、各部门共举办专题培训班54期、培训8300余人次,深入基层开展宣讲700余次,参与人数达18000余人次。开展常态化学习,各基层党组织依托专题培训、理论学习中心组、“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党员中心户“一季度一主题”活动等方式开展学习,不断纠正思想偏差,提高政治站位。开展全域化宣传,充分发挥“西乌发布”“西乌先锋党建”等媒体作用,及时发布、转发上级关于民族工作的政策和文件精神,推动党的民族理论政策深入基层、人人知晓、入心入脑,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强大动力,教育引导全旗各族党员干部群众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重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牢记“国之大者”。
二、聚焦“四个特别”,打造政治过硬、敢于担当干部队伍。突出政治标准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考察考核,在选拔任用上严把政治关口,彰显用人导向。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严格落实政治素质考察办法,把是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决贯彻党的民族和宗教政策,旗帜鲜明地同破坏民族团结、地区稳定的行为作斗争,有无搞两面派、做两面人、骑墙摇摆、假寐装睡等表现作为政治素质考察的重点内容。在2021年嘎查(社区)“两委”换届、旗苏木镇领导班子换届、旗直机关和事业单位干部调整工作中,严把政治素质关,运用政治素质考察正反向测评、考察谈话、日常了解、形成政治素质考察单项材料等方式,重点对“两代表一委员”和拟提拔人选在推行国家统编教材工作中的具体表现进行全面考察。联合纪委监委、政法、信访等13个部门开展资格审查,对煽动蛊惑、阳奉阴违、变相抵制的一票否决,一律不作为提名和提拔人选。高质量完成了旗、苏木镇领导班子换届工作,各候选人均高票或满票当选,一大批符合“四个特别”要求、善于做民族工作的干部进入了领导班子,优化了年龄、学历、专业、民族等结构,增强了领导班子整体功能,实现了组织意图和人民意愿的高度统一,彰显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人心、共谋发展的成效。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纳入科级领导班子年度考核评价指标,把贯彻落实党的民族理论政策、遵守法律法规、维护民族团结等作为日常监督、知事识人的重要内容,作为选拔任用、职级晋升、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不断强化政治监督,有效压实领导干部履行守护民族团结生命线的政治责任。
三、聚焦“强基固本”,推动政治功能、组织功能全面提升。以抓党建促民族团结进步为主线,认真落实“五化协同、大抓基层”工作要求,把开展“四个专项”整治落实到各领域党建具体工作中,逐个制定整治工作方案,细化工作举措,明确整治责任,以基层党建整治成效促乡村振兴、促基层治理、促民族团结进步。深入实施“抓乡促村带户”整体提升工程,按照“五强”标准,对照在推行国家统编教材中的具体表现,重点对嘎查软弱涣散党组织进行专项整治,扎实开展嘎查“两委”换届“回头看”、“擂台比武”等工作,筑牢民族团结的战斗堡垒。深入实施“北疆模范机关”创建工作,着力解决机关党建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培训不到位”等方面“灯下黑”问题,召开创建成果交流会,评选先进单位10个,发挥机关党建示范引领作用。深入开展思想政治课建设,通过对全旗中小学校摸底排查,剖析反思学校党建在民族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开展学校党建工作不力专项整治,推动分类定级、晋位升级。深入开展“最强党支部”创建工作,结合庆祝建党100周年和“民族团结一家亲”等活动,依托网格化治理和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对党员教育管理监督弱化进行专项整治,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党员教育管理监督各环节,不断夯实基层基础,确保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在基层人人懂、民族工作在基层有人抓。
通过实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培训工程,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了党的全面领导,形成了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锻造了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夯实了党在边疆民族地区的执政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