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 开创未来
不断推进组织工作再上新水平 再登新台阶
中共西乌珠穆沁旗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王卫国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值此建党100周年之际,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深入总结和运用10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建设历史经验,聚焦组织工作主责主业,不断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确保党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第一,始终坚持党要管党,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我们党历经千锤百炼而朝气蓬勃,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始终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组织部门是管党治党的重要职能部门,要立足职能职责,切实增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政治自觉,忠诚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全面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组织工作条例》,在继续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扛起组工担当、贡献组工智慧、展现组工力量。要教育广大党员干部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与践行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结合起来,在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担当作为,为奋进新征程、完成新“赶考”提供坚强组织保证。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要求,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强烈的使命担当和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紧紧围绕“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抓基层打基础、选干部配班子、建队伍育人才,一以贯之地推进自我革命,让党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
第二,始终坚持加强党的组织建设,不断严密党的组织体系。
党的力量来自组织,组织严密是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只要党的各级组织坚强有力、充分发挥作用,我们党就能无坚不摧、无往不胜。要坚决贯彻落实自治区“五化协同、大抓基础”工作思路,持续构建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严密组织体系,进一步发挥党的组织优势、组织功能、组织力量。要与时俱进加强组织建设、发挥组织优势,做到党的事业发展到哪里,组织建设就跟进到哪里,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就发挥到哪里,确保党的领导“如身使臂,如臂使指”。要严格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不断加强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全面开展“最强党支部”创建工作,持续加强牧区、城市社区、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持续整顿转化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构筑“铜墙铁壁”,激活“神经末梢”,把基层党支部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让党的执政之基更牢固。要主动下好基层治理“一盘棋”,抓好党建引领基层网格化治理和党群服务中心建设等工作,把“大道理”落实到“小事情”上,以党建引领推动基层治理走深走实。
第三,始终坚持党管干部,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党的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党的坚强有力离不开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作支撑。一百年来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关键是有一批有理想、有追求、敢牺牲、勇担当的党员干部,第二个百年要实现强国梦,必须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着力锻造一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要认真执行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积极做好干部选育管用工作,把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好建强,源源不断地为西乌旗经济社会质量发展培养造就骨干力量。要着力在“育”人上提高质量、在“识”人上精准考核、在“选”人上严把关口、在“管”人上从严从紧,以队伍高素
质保证发展高质量。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改进推荐方式和考察办法,从正反两个方面加强政治素质考察,注重对干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做好民族工作能力的考察了解,推动科级领导班子和广大干部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要完善党管干部、选贤任能制度,加强组织领导和把关作用,坚持好干部标准,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坚持“凡提四必”“双签字”等要求,严格遵守选人用人纪律,进一步规范干部任免事项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不断提高选人用人质量。要大力选拔任用优秀年轻干部,建立健全年轻干部成长链条,着力打造对党忠诚、数量充足、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年轻干部队伍。要以旗、苏木镇领导班子换届为契机,大力优化年龄结构,改善知识、专业结构,完善来源、经历结构,增强干部选配的针对性、科学性,确保选出好干部、配出好班子、树立好导向、形成好气象。
第四,始终坚持把人才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加强引才育才用才工作。政以才治、功以才成、业以才广,最大程度地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来,我们党就能不断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就是一个团结关爱人才、培养集聚人才的历程。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深入推进“人才强旗”工程,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推动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要认真贯彻全盟《人才引进和流动实施办法》及配套政策,立足我旗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加大教育、医疗、文化旅游、工业经济、现代畜牧业、现代服务业等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力度,推进“1230人才工程”“名师名医名家工作室”“乡土专家”等特色人才项目。要加强对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落实处级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专家人才工作制度,进一步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带动激励各类人才积极投身西乌旗建设,以人才优势赋能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