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组第一名
我是谁 为了谁
西乌旗交通运输局 全宏磊
(加赵忠祥朗诵片段开场)
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这么一首歌,来自祖海的《为了谁》,今天我就从这首《为了谁》走进了本次主题演讲。
我今天的演讲题目是《我是谁,为了谁》——我
从遗传学角度讲,我是我父亲的儿子,尽孝是我应该做的
从社会学角度讲,我是本单位的职工,尽忠是我应该做的
从今天的比赛讲,我是一名参赛选手,尽力是我应该做的
那么问题来了,我到底是谁,我到底为了谁?
书本是知识的海洋,在书本中找寻一下答案;翻开小学课本有这样的一篇课文《董存瑞舍身炸碉堡》在1948年那个战火硝烟的年代,一个被敌人占据的隆化阻碍了解放军的脚步,一次又一次的进攻,一次又一次的失败,碉堡就在那里,攻不下它就意味着更大的牺牲,就在此时英雄战士董存瑞出现了,完成了一个光荣任务的同时却牺牲了自己宝贵的生命。那么他当时有没有考虑他是谁?为了谁?我想他考虑了,他当时一定想着“我是一名人民解放军,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老百姓,当老百姓需要我的时候我会毫不犹豫的献出我宝贵的生命”,所以他高呼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而英勇就义。
接下来,让我们随着历史的脚步走进下一个身影《焦裕禄》,1962焦裕禄受党的委派来到了兰考,当时在兰考相当恶劣和贫穷的状态下,焦裕禄同志严正表态“感谢党把我派到最困难的地方,越是困难,越是锻炼人。请组织放心,不改变兰考的面貌,我绝对不离开这里。”可是遗憾的是1964年焦裕禄就带着对兰考人民的愧疚,带着对党的愧疚抱憾而去。当时焦裕禄有没有考虑我是谁?为了谁?我想他考虑了;他清楚的知道自己是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他需要做的就是亲民爱民、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用自己的一切哪怕是生命去改变兰考的现状,去完成党交付的任务。
我是谁,为了谁。很简单的问题却有着很深邃的答案。
回到我们的身边,就在昨天,就在那朵朵芍药花还未盛开着的春日,我们的身边也有一个像他们一样的优秀共产党员,他的名字叫吉日嘎拉。
4月22日,一场无情的大火席卷了高日罕镇,大火的肆虐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一通电话包括吉日嘎拉在内的近600余人投入到了扑火的工作中去,这是一场战斗,一场争分夺秒的战斗,在这场战斗中,那个让高力罕牧民们再熟悉不过的身影吉日嘎拉,却永远的留在了草原之上,生命的意义也定格在了永远的42岁。
吉日嘎拉的英雄事迹被大家广泛学习,各大媒体纷纷转载,当我看到这个英雄的壮举时我也不禁再想,他是谁?他为了谁?
4年的高日罕镇镇长,26天的农牧业局局长,56本工作日记,1400多户牧民的走访,为牧民解决了多少的实际困难更是不计其数;他是吉日嘎拉,他也是一双父母的好儿子,可面临大火即将吞噬其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时,他毅然决然的选择了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对父母的愧疚留给自己;他是吉日嘎拉,他也是一个两地分居12年的妻子的爱人,可当一个共产党员需要身体力行的去见证为人民服务这句忠诚誓言的时候,他依然将生命的意义定格在了守护草原守护人民的实际行动中;他是吉日嘎拉,他也是一个刚刚上任的局长,可面临着人民群众的利益处于危难之中的时候,他用自己的生命和壮举诠释了一个共产党人的担当精神;
他是谁,我可以自豪的说他是美丽草原上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一名最美的基层干部,他一直在用生命守护着这片吉祥草原,他的名字叫人民公仆。
他为了谁,吉日嘎拉在蒙语里是幸福的意思,但他为了牧民群众的利益,为了战友的生命安全,毅然放弃了自己的幸福。这就是一个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对幸福的诠释……
就这样一个生命逝去了
就这样一个共产党员牺牲了
就这样一个草原的好干部永远的定格了
英雄并非遥不可及,而是近在身旁;不是高高在上,而是发于民间,每一个英雄的事迹,都像一股巨大的力量,鞭策着我们,激励着我们。每个个体的矢志努力,构筑了整个社会的道德基础,亦造就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西乌珠穆沁草原生根发芽的道德土壤。
同志们,战友们,当我们在工作中出现情绪懈怠时,当我们心中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出现偏离时,当我们在学习和贯彻“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时,让我们低下头看一看自己走过的路,抬起头望一望头顶的天,让我们静静的问一问自己,我是谁,我为了谁!